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

索玛资讯

首页 索玛资讯 索玛资讯

我的第一次家访

发布时间 2016-10-25 丨 来源:索玛慈善基金会 丨 浏览量 2468

我是一位新型现代职业农民,同时也是一位资助人,这次借着国庆假期有幸参与了“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爱心助学部组织的凉山木里县家访活动,让我更加真切的了解大山孩子的生活,有机会将我的爱心付诸于行动,感谢这一次的经历。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收获着金黄,收获着火红,收获着翠绿,收获着希望。十月的木里更是秋色迷人,高原风光,蓝天白云,路边的各种野花随风摇摆,衬托着木里不一样的美。“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就是形容木里的。

十月国庆假期,我们14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家访志愿者,因一个共同的梦聚集在木里,传递着善念。这场充满奇妙缘分的家访旅程,让我们有着各不同的收获。我庆幸自己能亲身经历、参与木里家访,感恩“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这个平台,国庆7天家访结束后,它让我对大凉山有了更多的认识和发现,大凉山深处,有一群纯真可爱的孩子,有让人看了心痛的笑脸眼神,有让人看了揪心的场景画面,这群孩子从出生开始面对的就是连绵的群山和崎岖危险交通不便的泥泞道路。他们的生活物资匮乏,内心深处却藏着一个朴实的愿望:长大了,要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要翻过山川湖面,去看山的那边。

在木里家访期间,爱心助学部的邱邱根据家访学生的具体任务而分配分组,把我们14人分成了三组,我们组5人家访了52个学生家庭,从各方面深入走访了解着孩子们的家庭情况。

我们组7天的家访进行得还算比较顺利,原本以为家访学生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只是需要填表和看望学生,当我们真正开始去家访时,才发现它充满着重重挑战和未知的不定性。我们每天都会拥挤在破烂的汽车中,或坐着摩托车在大山里来回横穿,或偶尔骑马、坐船,更多的时候是徒步到各乡镇村里家访学生。清晨空气中带着的寒意直流入我们的身体里,可我们的心中仍是热血沸腾。每天都做着重复的事,一遍又一遍的打电话告诉学生我们的位置,每天出访我们根本无法预知家访途中是惊喜还是意外,我们谁都没有抱怨,更多的是相互照顾,谈笑风生。

 

 我们组克服着种种困难,坚持着,最终如愿家访到了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学生,家访的过程中,每位家长、学生都让我们印象深刻,他们的热情、真诚、淳朴每天都感动着我。

 印象深刻的是家访的第四天,去西秋乡家访的8位学生,在好心姐姐和队长及家长们的帮助下家访进行得很顺利,家访到最后一位也是最远的学生家中时,他家里十分贫困,爸妈体质不好常年生病,但还是种了许多农作物,每天劳作着,住的虽然是土房,但房屋的周围及家中环境卫生非常干净,我自始至终看见的都是孩子和家长脸上灿烂的笑容,虽然我们对他的帮助是很少的,但我们的帮助是孩子继续学习下去的希望,家访中我得知他成绩优秀,虽家境贫困但酷爱学习,有着自己的业余才艺特长,我知道这孩子一定是一个快乐、阳光的孩子,因为他是幸运的。

随着7天家访的进行,我在木里家访活动也以圆满完成任务划上了句号,不论是何时,我永远记得那一张张满满渴望,满满稚气却又坚强的脸庞,他们有着与年龄不相称,却是成熟坚强的样子,让人心疼。 通过这次家访,让我领悟到了志愿者精神和内涵,以及人要不断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生活来源于实践,没有经历实践就不会体会到生活中的不易,这次凉山木里家访我深刻体会到,凡事只有亲力亲为才能对事物有一个较为理性、真实、客观的认识,爱心助学部的志愿者们及那些全球各地的爱心人士,用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献精神,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帮助大山那些贫困,却依旧在求学路上努力前行的孩子们。谢谢你们,因为有你们,凉山不凉!


在这里我要再次感谢我们爱心助学部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家访结束好几天了,可我觉得我的担子重了,我更觉得自己应该多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作为一个大山的女儿,我有责任去帮助那些苦苦挣扎在求学路上的孩子们,或许我的帮助微不足道,但我会一直坚持走下去,我要带着爱在路上行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