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

索玛资讯

首页 索玛资讯 索玛资讯

国庆家访|那个户主是13岁的彝族女孩

发布时间 2022-10-19 丨 来源: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 丨 浏览量 977

1.png


世间的苦难终将会消散



国庆家访如期而至,我们按计划每天穿梭和翻越在大山和湖海之间,见过很多身处困境的学生,但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个户主是13岁的彝族女孩——阿牛马里。


2.jpg

拍摄于2022年10月5日晚【阿牛马里坐在床边】


马里,13岁,幼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改嫁后至今未归,剩下她和弟弟两人相依为命。住在由亲戚凑钱修建的房子里,靠政府的低保度日。她家的户口本上仅有两个人,而她是户主。



去家访她的那天,已经是晚上八点半,深秋的大山早已寒风瑟瑟,距离我们从上一家学生出发,已经过了快两个小时。车停稳后我们用并不顺畅的信号联系上了马里,很快就看到两个穿着单薄的女孩迎着我们的车灯向我跑来。


3.jpg

拍摄于2022年10月5日晚【前往马里家的路上】


“你是马里吗?我是索玛慈善基金会的老师。”
“我是!我是!老师你们怎么这么晚了才来?”



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她立马着急的补充到:“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这么晚了辛苦你们了!”


拍摄于2022年10月5日晚【马里接老师前往伯伯家】


我们都爽朗的笑了笑,然后她牵着我的手开始向家的方向走去。她小小的手十分冰凉,握在手里像是几根冰冷的棍子,细小又粗糙。



因为家里的钥匙在伯伯家,我们就先去拿钥匙。快到门口的时候一位佝偻着背,满脸皱纹的彝族阿嫲步履蹒跚的从台阶上走下来拉住了我的手,嘴里一直在说着我听不懂的彝语。




但是从她的笑容和紧握的手里我感受到了十足的热情,她是马里的奶奶,手和马里一样粗糙,她紧紧的握住我,就像刚才我握住马里一样。


5.png

拍摄于2022年10月5日晚【奶奶紧握着老师的手


马里平时由70岁的奶奶照顾。伯伯说他刚从外地打工回家,刚好是孩子们放假,所以就叫上了马里姐弟一起吃饭,家里杀了鸡,要邀请我们一起吃饭。


再三推脱后,我们终于拿上了钥匙要去马里的家中,为了节约时间,我让阿嫲,马里还有弟弟上了车。




当我要扶阿嫲上副驾的时候,她紧握我的手突然开始推辞,马里告诉我阿嫲担心身上衣服脏会弄脏我们的车。为了打消阿嫲的顾虑我用力的拥抱了她并蹭了蹭她的胳膊,她也就爽快的坐上了副驾。


拍摄于2022年10月5日晚【送奶奶上车】


车子停在路边,我们在漆黑中小心翼翼的穿过狭窄的羊肠小道终于到了马里的家门口,阿嫲拿出一串钥匙很费力的把门打开,可能是夜晚光线不好,又或许是阿嫲年迈,再或者是门锁已经生锈不够润滑。



进入房间,当灯点亮的那一瞬间,迎着门外的冷风,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7.jpg

拍摄于2022年10月5日晚【老师登记马里信息


当我打开户口本要登记信息的时候,引入眼帘的是户主是马里,下一页是10岁的弟弟,那个国庆放假已经第四天,但是还带着红领巾的腼腆小男孩。马里和奶奶详细的和我介绍了家里的情况,生活的不易和他们的无奈。




8.jpg

拍摄于2022年10月5日晚【马里的弟弟阿牛石者】


家里没有养任何牲畜,仅有的耕地里种的的土豆和玉米,是婶婶们帮忙种的。没有电器也没有书桌,写作业就是在凳子上。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国家给予了姐弟俩低保,亲戚也凑钱为他们修建了房子,总算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




9.jpg

拍摄于2022年10月5日晚【马里写作业


“生活中或者学习上,你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我希望我的弟弟不再被欺负,因为他们学校的同学总是打他,嘲笑他是没有爸爸妈妈的孩子。每次弟弟都要反抗,但是每次都打不赢。” 




“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我希望生活能慢慢好起来。”


拍摄于2022年10月5日晚【马里讲述遇到的困难和期望


当然会慢慢好起来,一定会的。马里的话不多,但是句句都印在我的脑海。



家访结束后祖孙三人把我们送出了门,我们挥手告别,不一样的是,马里的手,开始变得暖了起来。



11.jpg

拍摄于2022年10月5日晚【全家福


以前觉得资助的学生都要考上大学,走出大山,只有走出大山才能改变她们的命运。



遇见马里后却很想她和弟弟能平安健康的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没有危害的人,因为努力的成长,本身就是改变命运的一种方式。


12.jpg

拍摄于2022年10月5日晚【家访合照】


在这大山里,我们都是微不足道,渺小如尘埃的存在,没有能力去改变很多的事情,但是很多时候又觉得自己拥有很多的能量,可以为淋雨的孩子撑伞,送迷路的孩子回家,带他们见识外面的世界,甚至还可以资助和陪伴他们的整个学生时代,可以见证和帮助他们奋力的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13.jpg

拍摄于2022年10月5日上午【登记学生信息

公益的美好,在于我们可以为身处困境的人带去希望,为他们的人生树立愿景和信心。



不管你所处何种阶层,都可以一起为世界变得更好去贡献力量,而更美好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的在发现和拥抱他人及自己本性的纯良。



离开马里家的时候,我们在车上放了一首彝语的《不要怕》,车行驶在山间,偶尔的喇叭声打破山间的这份寂静。



我们虽然都默契的不说话,但是心里早已有一场奔腾的海啸,翻越大山,跨过江河,变成风,化作雨,它终将细润每一个困境学生的心灵。 

14.jpg

拍摄于2022年10月4日上午【步行前往学生家】


我看着车窗外皎洁的月亮,希望这样柔和的月光,可以温柔的洒在每一个困境学生的头上。



“不要怕,无论严寒和酷暑,不要怕,无论伤痛和苦难,不要怕……”

苦难每天都在发生,希望我们永远拥有对抗苦难的勇气和敢于挣扎的决心。



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