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模糊的世界里,他一步步摸索,看见了自己的未来
发布时间 2025-09-09 丨 来源: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 丨 浏览量 54
想象一下,当你的视野只有双臂伸展开的距离时,你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
子布看书时,鼻尖几乎要触到书页。 不是他太专注,而是他的世界,从出生起就被一层厚厚的“毛玻璃”挡住了——双眼视网膜椭圆体带欠连续。
阳光下,他能看清的范围不足两米。可就是在这片混沌里,这个凉山的少年,硬是“摸”着书本,考上了县里的高中。
子布的家在凉山深处,家里靠十亩地生活。爸爸常年在西藏干高空作业的活,活不稳定,一年就干几个月。妈妈一个人在家操持田地,还要照顾三个孩子。子布小时候,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妈妈下地干活都得把他背在身上。
四岁那年,他生了一场急病,妈妈抱着他哭干了眼泪,爸爸连夜跑遍了乡里所有的卫生所和医生家。这份沉甸甸的爱,就像一道厚厚的墙,为子布筑起了内心的屏障——外界的异样目光与言语,他也学会了不在意。
教室里,第一排正中间是他的固定位置。但这并不是孤岛,而成了联结的圆心。看不清黑板?同桌的笔记悄悄推过来;老师板书太快来不及抄?前后的同学会小声提醒他。
子布还主动成立了一个学习小组,几个小伙伴凑在一起,已经开始预习高中的功课了。微光中的前行,因为有了同伴的扶持,而少了几分踉跄。
子布还有个特别感谢的人,就是他的资助人李阿姨。他们在信纸上铺开了一条隐秘的心路。子布会把学习上的困惑、生活里的迷茫,都一股脑儿写给李阿姨看。而李阿姨的鼓励与祝福,也从远方翻山越岭抵达。
(李阿姨给子布的回信)
从子布升初中,到参加中考,再到拿到高中录取通知书,李阿姨的关心和支持,一路都没断过,像一盏灯照亮了他求学路上那些最崎岖的转角。
“千帆过尽终不悔,百舸争流我自强。”凭着这份心气,靠着数倍于人的付出,子布终于拿到了县城高中的录取通知书。
以前他想当个护林员,守护家乡的山林,如今他有了更清晰的目标——哈尔滨工程大学。因为他太迷军事历史了,一有空就抱着专业书籍埋头钻研,这份专注甚至让他站上了全校演讲的讲台。
中考后的暑假,子布也没闲着,他得帮着妈妈干农活。挖土豆得等阴天或者傍晚,光线暗的时候他反而方便些。更多的时候,是去摘花椒。
大太阳底下,他摸索着在花椒丛里找,手臂被尖利的刺划出一道道红痕。别人一天能摘十来斤,他费老大劲,也只能摘个五六斤。汗水流下来,有点蜇得疼,但他没吭声。
世界在子布眼前,始终隔着一层厚玻璃,但这并没有让他害怕或者停下脚步。他就靠着自己这双手,一点点摸索着往前走,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无比。
书本上模糊的字迹,花椒刺划出的红痕,都在无声地见证:纵然世界昏暗,心中有光的人,终将看清属于自己的辽阔未来。